佛教

撰稿人:昭慧法師 

一、簡介
佛教的創始者釋迦牟尼佛,於二千六百多年前,降生在印度北方的迦毗羅衛國。當時的印度,是由許多城邦小國所組成的;迦毗羅衛位於今尼泊爾南面,羅波底河(Reotu River)的北岸,是釋迦族所立的小邦國。釋迦佛為該國太子,備受臣民擁戴。

榮華富貴,笙歌曼舞,並沒有讓太子迷醉於感官的享受;相反的,自小在田野中觀察弱肉強食的生態,他已警悟到生命互戕的悲劇。長大以後,他更體會到現實人間的種種痛苦,如,因人種、政治和職業的不同,形成四種不平等的階級──婆羅門(宗教師)、剎帝利(王族)、吠舍(平民)、首陀羅(賤民奴隸)。在森嚴的階級制度壓制下,人們沒有自由,貧苦的農民,世世代代,終年辛勞而不得溫飽,奴隸更是飽受壓榨,過著牛馬不如的生活。再者,縱使社會制度可以相對改進,而自然災難與基本的生老病死之苦,也終究不得解決。為了尋求生命究竟解脫之道,以救脫受苦受難的廣大眾生,他毅然捨棄一切尊榮和享受,步上出家修道的路程。出家以後,在森林曠野之中,太子精勤修行,終於以無比的智慧力,超脫了束縛身心的煩惱,徹底證悟宇宙人生的真理,成為究極解脫的聖者。

釋迦成道之後,弟子們尊稱他為「佛陀」;佛陀是「覺者」的意思,亦即覺悟真理而智慧與德行臻於圓滿境地的人。中國人皆稱為「佛」。 為了傳播真理的綸音,救拔眾生的苦難,佛陀成道之後,開始在恆河兩岸展開不分階級的平等教化,很快地得到廣大民眾的敬仰與皈依,並建立專精修行與弘布教法的僧團(出家大眾的團體)。在僧團裡,成員依法共住,實踐和合平等的民主生活。 經過四十五年的教化,佛陀在八十歲的那年,入滅於拘尸那拉城(Kugiagara)郊的娑羅雙樹間,臨涅槃時,猶向眾弟子作諄諄的最後教誡。

佛滅之後,眾弟子恐教法散失,久而堙沒不彰,於是舉行法(教義)與律(制度)的結集;師徒之間世代相傳,也迭有增補,並加以論議會通,這就是後來書寫流通的經律論三藏。其後因為對律制或教義的詮釋不同,於是有了各種部派的分裂。西元前一世紀中,大乘興起,強調自利利他的菩薩行,以後又因教義詮釋不同,依次而有中觀、唯識、真心學派的印度後期佛教的主流。至西元八世紀,摻雜印度教的秘密大乘 ,在東方波羅王朝的羽翼下,發展成印度後期佛教主流。從十世紀後半期,回教漸漸入侵印度,肆意毀壞寺宇經像,殺害佛教僧侶,至十二世紀末,印度全面滅亡,佛教也就此銷跡於印度半島。

另一方面,佛教從佛滅一百六十年的阿育王時代開始,就向印度以外地區傳播開來。傳播路線大約分為兩路:陸路由北方經中亞、西域而傳入中國,以後再發展到韓國、日本、越南等地,稱為「北傳佛教」,以「大乘佛教」為主流;水路由南印度傳入錫蘭,以後陸續發展到中南半島和南洋群島,至今錫、緬、泰、寮與高棉,猶以佛教為國教,而以相對於大乘的「聲聞佛教」為主流,是為「南傳佛教」。此外,越過北印崇山,以秘密大乘為主流的中國西藏,另外開展出政教合一的「藏傳佛教」。──以上為現今世界佛教的三大系。

佛教入中國,始於東漢明帝永平年間(公元六十八年),不過據史書記載,秦漢之間,佛教已非正式地傳來中國。
在中國,佛教除了遭遇少數儒道人士迫害攻擊之外,一直就受到廣大民眾的信奉。魏晉南北朝的帝王及知識分子,普遍尊崇護持佛教,佛典漢譯在此時有了輝煌的成果。隋唐時代,佛教在中國更進入黃金時期,不但東傳日、韓,而且以玄奘大師為主導,完成第二波的譯經事業;大乘八宗,也在此時蓬勃發展,佛教義學的成就,呈現波瀾萬狀之勢;而中國文學深受佛經術語、體裁、風格的影響。印度聲明也促進了中國聲韻學的產生。在當時,佛教可說是在多方面豐富了中國文化的內涵,而成為中國文化的主導者。

北宋時,我國第一部雕刻的蜀版大藏經,就刻印佛典五千餘卷,此後歷代的藏經刻印,不但為我國留下了豐富的文化資財,更成為世界最龐大的漢文佛學資料庫。

佛教雖然發源於印度,但是流傳中國已有一千九百餘年歷史,不但融合了中國文化,而且在教理思想體系上和教規制度儀式中,都發展出一套順應中國人的倫理道德、風俗習慣的中國式佛教。雖然宋明以來,受到理學家的強烈敵視與排斥,而被宗儒政客逼進山林,造成佛教與社會的嚴重脫節,但是日月終不掩其光華,近三十年來,又在台灣昌盛起來,擁有四百五十萬信徒,成為中華民國最龐大的宗教。

近代歐美,不但有南北傳及藏傳佛教的弘佈,也極度發展運用史學、人類文化學、語言學、文獻學、考古學……知識的佛教學,而成為大學系所中的東方顯學。反觀我國,由於宗教教育不曾納入正規管理,至今已遠遠落後於日本、歐美,想要再造隋唐時代領導世界的佛學盛況,必須有政府的正確領導及教界四眾弟子共同努力始有可能。

二、信仰與教義
佛教的信仰,以「三寶」為依歸,三寶可說是教義的總綱。 
三寶是佛陀(Buddha)、達摩(Dharmma)、僧伽(Samgha),簡稱佛法僧三寶。佛是教主,法是教義,僧是教徒。佛為梵文,漢譯覺者,以證法(覺悟真理)而得名;佛復依法攝僧(以佛法民主、平等、清淨的精神建立僧團制度)。所以三寶以法為中心,都是信仰的依歸,教義的綱領。

佛不是神,他從不宣稱自己有創造宇宙,獎懲人類;即使是真理,他也強調那是「若佛出世,若不出世,是法常住,法住法界」──本自如此,他只是證入法性,而不是締造法性。任何人若依佛所教示的方法而努力,一樣可以成佛;換句話說,他也不是獨一的聖者。其實佛教並不否認有福樂、能力大於人類的神祇,只否認他們有創造宇宙、獎懲人類的能力而已。 由此看來,佛教有很強烈的平等精神(一切眾生皆可成佛)與民主氣息(佛自稱僧眾之一,而不以教皇自居),實在也是根本教義使然。

釋迦牟尼佛證覺以後,憫念眾生沈迷苦海,求脫無門,所以四十五年教化不輟,並將住持正法的責任託付僧伽。佛弟子飲水思源,在十方諸佛中,特別稱釋迦佛為「本師」。

法又分為證法與教法。「證法」唯聖者之所獨證,由於已超越世人思辯所能及的範圍,所以經中每稱它「不可言說,不可思議」。為了方便世人理解、修持,佛陀又宣說契理契機的教義,那就是「教法」。 一切教法,以「緣起」為核心。緣起論,是佛教不同其他宗教的所在。所謂緣起,經說「此有故彼有,此生故彼生;此無故彼無,此滅故彼滅。」意即:一切現象都是由種種因緣湊合而生,此其中,要分析它們的終極實在(如:唯神、唯心、唯物、一元、二元乃至多元),都是了不可得的(故名為「空」)。依此而論生命,一樣是依種種因緣而流轉世間,眾苦交煎;也一樣可因個人的努力,消除致苦的因緣,而得到層次不等的快樂;乃至證法而成聖者。由於緣起,所以生命的苦樂昇沉,不是來自外力的操縱,而是來自個人意志所決定的行為;由於緣起,所以種種生命的苦難也沒有「苦」的終極實在可得,而可達於苦的「遷滅」。所以緣起論剝脫了一切形上學的神秘外衣,肯定人類後天的努力,而不落於宿命論的窠臼,給予生命無限的安慰與鼓舞。

在佛法的指導下,不同層次的努力,可以達到不同層次的效果。大體而言,目標可分作三個層次:
 現世樂:目標是現生的福樂、富足及長壽。
 後法樂:目標是未來生命能維持人身或上生天堂,享受種種福樂。
 究竟樂:目標是自己生命的究竟解脫,乃至眾生苦難之終極救度。

要達前二層次,吾人不可心存僥倖,以為祭拜神佛可得寵賜。如欲維持人身,獲得人間福樂,必須依於「正命」(正當職業)營生,而又具足「五戒」──五種基於「護生」前提而實踐的德行,亦即:一、不殺生靈,不害物命。二、不非分取得他人財物。三、忠實履行夫婦義務,不做對不起配偶的行為。四、避免諸如妄語、惡言、搬弄是非、花言巧語的口過。五、不吸食惑亂心性的飲料藥物(當然也不可注射),以免在心智昏醉的情況下,做出前述四種傷己傷人的行為。
如果這些基本德行有虧,容易墮落到三惡道──畜生、惡鬼、地獄,隨惡行的輕重而受苦報,一直到報滿,才能隨過去的其他善行因緣而上生人間天上。

天界有欲界、色界、無色界三個層次。欲界猶有男女之欲及感官喜樂,未來要生欲界天,現生不但要奉行五戒,而且要勤行布施。色界已除欲樂的渴求,猶存色身享受禪定的喜樂;無色界的定力更深,已進而消除重重的色身束縛,而以空靈的心境持續生命。──以上三界,若欲到達,不能單靠布施持戒,而要修習種種禪法。

以上人天之樂,不論信不信佛教,只要行為符合前述標準,就可獲得。所以佛教肯定一切與人為善的宗教與法制、風俗的客觀價值。其次若欲臻於究竟樂之聖者境地,那就必須有深觀「緣起」佛法的智慧。以下分「逮得己利」為目標的聲聞教法與「上求下化」為目標的菩薩教法,陳述實踐的項目。

聲聞教法:一般大乘佛教稱它為「小乘」,因為它的目標是「逮得己利」──達到自身的究竟解脫,而不積極進行救度眾生利他行,小心小量,故名小乘。其實聲聞並非不行利他之事,只是因為深知一切錯亂根源在每人自身的煩惱,不從斷除煩惱下手,終究是捨本逐末;所以行者以自修為首,隨分隨力度化眾生。有的大乘行者責備他們「自私」,其實只有未斷煩惱的眾生才會自私──以自我為中心,斷惑聖者徹見緣起,深知無有終極實在的自我可得,是絕對不會自私的。為尊重不同的修行路向,在此不用帶有偏見的「小乘」字樣,而正名為「聲聞」。

聲聞,是指聞佛教法而悟證,另有一些根性較利的人,雖然生在沒有佛法流行的地方,卻仍然能夠悟入「緣起」真諦,是名「緣覺」或「獨覺」。由於二者修行方向大同,故此二類皆以「聲聞教法」歸類之。 聲聞教法,是出世間法。出世,不是逃塵避世,而是超越世間。它的成就,必須建立在人天善法的基礎之上;而它本身又是菩薩教法基礎。所以人天、聲聞與菩薩雖有高低之別,法門卻只是層層漸進,而非互相牴觸的。

出世法的根本,在於出離心──肯定世間的本質是「苦」。世間並非沒有快樂,但深入觀察之後,不論是身心,是外界,是個人,是群體,都是因緣和合而成,因緣離散而毀,痛苦固然不堪忍受,就是快樂也沒有所謂的永恆;這種遷流生滅之世相,佛教稱之為無常。深觀「無常故苦」的道理,才能放捨對世間的戀著,而發出離之心,修出離之行──解脫道。
解脫道的總綱,不外乎「四諦」、「緣起」二門。諦,是不顛倒,故有確實之意。四諦,是以苦、集、滅、道四者,正確顯示世間生命的特性(無常故苦),世間苦迫的原因(業惑成集),消除苦迫的境地(涅槃寂滅),以及滅苦的方法(八種正道)。說到緣起,並非與四諦各別,主要是從苦迫的現實而層層推究,尋出苦痛的根源,發現了苦因苦果之間的必然軌律,又從因緣的改變(修道)中,使苦因斷而苦果除,達到解脫。所以四諦不外乎緣起,一樣透視生命流轉與還滅的規則。

「苦」義前已略言,今先言「集」義:眾生世間諸苦,為何不斷生起?這是由於個體善惡行為──「業」的積集。業集為何產生?這是由於煩惱作祟。一切煩惱可分三類:一、癡類:即是無明。對於緣起真理一無所知,所以無常計常,非我(獨立不變的個體)計我,乃至不知善惡,不知因果,不知業報,不知凡聖的差別。二、瞋類:遇逆境而起惡意,往往由此而發為惡行,傷害他人,也給自己留下了未來的苦果。三、貪類:染著自我及有關自己的一切──如親眷、財富、名位等。以上三類,無明是生死根本,由無明故,不解緣起無我之理,凡事以自我為中心,順我則貪,逆我則瞋。色界以上瞋心不起,但是只要仍在三界以內,就還是凡夫,也就必然有嚴重程度不等的貪愛與無明,其行為縱使是善,也因對自我的執著未去而感得世間苦報,而無法達到出世解脫的聖者境界。而眾生就在煩惱、業集、苦報的循環中死死生生,流轉無已。

反之,煩惱若已除滅,則行為完全純淨,不再感得世間苦報,這才能解脫生死流轉之苦,而實現涅槃(生死止息)的「究竟樂」──是為「滅諦」。 然而煩惱不會無故消滅,它是生命根深蒂固的劣質,必須仰賴一些方法來對治它,這就是「道諦」。有八種成聖的正道,缺一不可:
 正見:正確觀見緣起真諦。
 正思惟:進而深切思惟緣起真諦。
 正語:不犯口過。
 正業:行為正當(不殺、不盜、不淫)。
 正命:有合法而又不違「護生」原則的經濟生活。
 正精進:為止惡、修善、證得解脫而努力。
 正念:專心繫念,以攝亂心。所念內容,則有益於斷煩惱、證涅槃。
 正定:定念成就,獲得定境;由於定心強大,能夠與觀緣起的念慧相應,而證入涅槃。

這八正道,又可歸納為三學:正語、正業、正命為戒學;正念、正定為定學;正見、正思惟為慧學。必須以端正行為的戒學為基礎,才能進一步端正心理而入於正定;定學成就的強大心力,配合緣起智慧,才足以將無明(不悟緣起)為本的一切煩惱,消除淨盡。三學圓滿,才能轉凡成聖,得大自在。

菩薩教法:由於目標不止於自己達到解脫,而是希望度化眾生,所以不但要具足對三寶的信願,對緣起(無終極實在──空)的智慧,而且要具足大慈(給予眾生快樂)大悲的偏執,所以雖因悲願而長處生死,卻洞達生死的如幻如化而無懼。長此努力不懈,終將成佛,而達到超越聲聞、獨覺的,即出世而入世的圓覺境地。

菩薩所努力的方向,要而言之,有自利利他的「六度」,攝化眾生的「四攝」。六度中,除了本於聲聞教法而更深廣的戒定慧三學及精進之四度外,更有本於緣起智慧而實踐的布施、忍辱二度。四攝有布施、愛語(言語柔和)、利行(言行於對方有利益)、同事(與對方同甘共苦以共事)──這是一般領導人所應具備的條件,菩薩欲令眾生接受教化,也要具足四攝。所以菩薩長處生死,卻不以一般無明眾生的起惑(煩惱)造業,而是以出世智慧配合世間善行,即利生而自在,即自在而利生。 

三、儀規
佛教弟子有出家在家的區別,出家男眾名「比丘」,出家女眾名「比丘尼」,在家男女,分別叫做「優婆塞」、「優婆夷」。四眾弟子,因為生活方式、負擔任務的不同,奉行的儀規與守持的戒律,也各有差別。

在所有儀規中,為四眾弟子所共同奉行的是「皈依三寶」(三寶義如前述)。每人在信仰佛教之初,必先舉行皈依三寶的禮儀,信仰之後,每日行儀也必須禮敬三寶。純正的佛教徒,不論是個人修持還是團體集會,都以禮敬三寶為根本。
在家信眾受持的是五戒,「不殺生、不偷盜、不邪淫、不妄語、不飲酒」共五條,而出家男眾受持的是比丘戒二百五十條,出家女眾受持的是比丘尼戒三百四十八條,其中比丘、比丘尼戒都有波羅夷(斷頭)罪:斷淫欲、斷偷盜、斷殺生、斷妄語等四條重罪。也就是前述不殺生、不偷盜、不妄語之外,徹底戒淫──獨身修行,以此四重戒為根本,為身心清淨、僧團和樂的目的而奉持數以百計的大小戒法。若犯四重戒,應被取消出家資格;犯餘重戒應在僧眾中公開懺悔。不能持戒者可自由還俗,不受任何限制。

在印度,僧尼每半月集合誦戒,檢討個人的持戒生活;每年一次結夏安居,為期三月,安居期間,無要事不得外出,專精辦道。中國佛教寺院有固定的早晚功課,禮拜誦念;另有短期的集體念佛或參禪之類共修活動,如「佛七」(七日念佛)、「禪七」(七日參禪)之類。這些短期共修往往有許多在家信眾參與。傳授出家或在家戒的各種戒會,更是受到佛弟子的重視。

佛教重在身心的轉化,如何了斷生死,必須由心地上下工夫,佛弟子為了表達對聖者的恭敬,而有一些紀念性的法會活動;但這種法會,見賢思齊的意義大於求財祈福。 

四、組織
民國以前,我國佛教散佈各地寺院叢林,雖有宗派之分,然皆自成系統,並無整體的教會組織。民國元年,「中華佛教總會」在上海成立,寄禪長老為首任會長。民國十七年,改名「中華佛教學會」在上海成立,公推太虛大師為理事長。民國十八年,在上海召開各省、市、區代表大會,更名為「中國佛教會」,選舉圓瑛大師為理事長,是為中華民國最高之佛教機構。民國卅六四年月八日,全國各省市代表於南京召開第一屆代表大會,選舉章嘉大師為理事長。

民國卅八年,部分會員隨政府來台,發起成立「中國佛教會台灣辦事處」,民國卅九年二月廿四日,依法登記,奉准復會,迄今(八十九年)已十四屆。

中國佛教會是由全國佛教徒(包括出家、在家)所組成之人民團體,以整理教規、保護教產、宣揚教義、福利社會為宗旨。總會之下,於全國各省、院轄市及蒙藏地方設立分會,各縣市設立分會,國內山區與海外國人僑居地設直屬支會。各地寺院是各縣市支會的團體會員,所有佛教徒均有資格申請入會而為個人會員,而出家僧眾則為當然會員。由全體會員定期推選會員代表,召開會員代表大會,選出理監事,執行會務工作。

目前中國佛教會有台北、高雄二院轄市及各縣市分會共廿三個支會,各地分支會所屬寺院團體會員有一千三百廿二所,個人暨直屬會員約四萬二千六百人。總會秘書處設秘書長一人,襄助會務之處理與推展;秘書處下轄會務、會籍兩組暨總務、會計兩部門。有關於教內專門性之工作,則另設弘法、教育、文化、法規、國際、青年、佛教大學護持、兩岸佛教交流、電視弘法等九個特種委員會,分別聘各有專長之高僧大德擔任主任委員,從事研究處理。

此外,在內政部社會司登記有案之佛教人民團體,截至目前已有數十單位。其中較重要的有:民國五十八年成立的中華佛教居士會,為推展在家佛教而設;民國七十八年成立的中華民國佛教青年會,為推展青年佛教及校園佛教而設;民國七十九年新成立的「現代佛教學會」,則以研究並發揚佛教學術為其主旨。 

五、教務概況
我國目前在台灣的佛教組織,係以中國佛教會為主要的全國性團體。中佛會以團結全國佛教徒,弘法利生,續佛慧命,慈悲濟世暨促進國際佛教交流為主要工作目標。截至八十八年底為止,寺院有四千零一十餘所,僧尼八千九百餘人。信眾達四百四十八萬五千餘人,而且持續成長之中。

茲將重要教務狀況概述如下:
中國佛教會每年均接受數所大規模寺院的申請,敦請教界長老比丘為戒師,傳授出家僧尼之三壇大戒,為出家僧眾增加新血輪,培養優秀接班人材。自民國四十二年由白聖長者首倡承傳以來,已有一萬七千餘位比丘與比丘尼受戒,且有遠自歐美南洋等地來台求受者。每年受戒人口持續增加,平均年齡逐年降低,高等學歷之戒子人數則年有大幅度之增長。可見佛教在我國,已愈來愈受到廣大民眾及知識分子的重視。

國內各寺院為推廣端正身心之道德,改良社會風氣,每年約有十餘所弘傳在家五戒及菩薩戒,信眾禮佛求戒者,年達二、三千人。 寺院為培植弘法人才,續佛慧命,先後設立佛學院及研究所多處。目前報請中佛會登記有案者,計共有佛學院廿五所,研究所五所,逐年招生,培育僧材;於佛法之弘傳,甚具成效。 各寺院法師深入民間,普遍舉辦弘法大會暨佛學講座,宣示佛法,參加信眾極為踴躍,影響社會極其深遠。又協助政府辦理監獄、看守所、少年感化院或職訓單位之宗教感化教育,以期變化氣質,改過遷善,消弭犯罪心理,效果良好。
推展青少年學佛活動,以期淨化心靈,達到減少犯罪之目的。歷年舉辦大專佛學講座,各級學校之佛學夏令營、座談會、佛七等活動多次;並輔導大專佛學社團。

為擴大佛法之宣化工作,除了在各廣播電台有佛教節目的播放,並於十餘年前開始運用傳播媒體,製作電視弘法節目。目前除中佛會電視弘法委員會所製作之「光明世界」外,其他還有「法雨甘霖」、「大法輪」、「慈濟世界」等定期或不定期之弘法節目,迄未中斷。此諸節目,收視率高,深受信眾喜愛。至於佛學雜誌,有各類周刊、旬刊、半月刊、月刊、季刊數十種,為全國佛教徒增添了寶貴的精神糧食。
我國佛教與世界各國佛教,保持良好的溝通;並參加各種世界性之佛教組織。首要組織為世界佛教僧伽會及世界佛教徒友誼大會。

世界佛教僧伽會:中佛會前任理事長白聖長老,為該會發起人之一,原於民國五十五年創會於斯里蘭卡;民國五十八年以後,會務中輟十二年,民國七十年由白聖長老之努力而復會。第三、四屆大會公推白聖長者為會長、第五屆復由中佛會理事長悟明長者受任會長;而第三、五兩屆大會均在台北召開,世界各國高僧長老熱烈出席,踴躍參加。凡此皆顯示我國佛教在國際間扮演的重要角色。

世界佛教徒友誼大會:自民國三十九年第一屆大會在斯里蘭卡召開以來,除了其中數屆因中共施展政治壓力,令主辦國不予我方代表簽證,致使我代表無法成行外,至今十七屆,中國佛教會均組織代表團出國。除中佛會參加外該會現有我國之居士會、漢藏文化協會及青年會加入組織;我國並有居士分別擔任大會副主席及青年會副主席。

另外在中佛會國際委員會下,分設中日佛教文化交流聯誼會、中韓佛教文化交流聯誼會,每年舉辦教界人士組團互訪及學術座談等活動,促進中日與中韓間佛教文化的交流活動。中佛會並選派青年優秀法師出席參加世界佛教青年友誼會歷屆召開之大會。 

六、社會服務
佛陀以慈悲濟世為本懷,故利樂眾生,服務社會,為佛教弟子所應從事之工作;而配合地方需要,推動社會教育、慈善公益事業,更為教會之主要業務。

佛教界除推廣佛法教育之外,復捐資興辦社會教育。目前成效卓著之中學,計有智光商工、能仁家商、慈明商工、普門中學、慈濟護校;大學則有中佛會之玄奘技術學院,并華梵技術學院、慈濟醫學院,皆已設立。中佛會為籌創大學,特成立基金會,集資在新竹市香山區購有建校基地,為配合現行教育政策,先行設立玄奘技術學院,今後將逐步擴充計畫,完成三所學院,成立佛教綜合大學。寺院團體或個人,以佛教名義所設之獎學金,有十餘種,獎勵優秀青年,協助清寒學生。一般大型寺院,均提供場所及書刊,設置圖書館,無條件開放民眾閱讀研習,提倡社會讀書風氣。

有關慈善公益方面,全國各級教會及寺院團體,紛紛成立慈濟醫療機構,募集善款,作有效之貧病急難救助。其中以花蓮慈濟功德會成效最著,刻已擁有一百萬會員,成為全國最大規模之慈善團體。每年冬季,以縣市支會為單位而策動舉行「冬令托缽」活動,出家僧眾,不畏風寒,辛勤奔走,所有收入悉交地方政府,作為社會福利之用。醫療方面,現有大型佛教醫院三所,施診處所十餘所,為貧困病患提供醫療服務。全國佛教育幼院有八所,教養無依孤苦兒童:有些寺院設有安老院,專供孤獨老人頤養天年。中佛會經常不定期發動募款,救助世界災難;例如救助衣索匹亞災民,救濟泰北難胞等專案。

莊嚴淨土,成就眾生,創造安詳和樂的社會,將是我佛弟子永不改變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