湧光禪寺



主祀神佛: 觀世音菩薩
桃園縣平鎮市湧光里27鄰湧光路136巷159號
電話: 03-4194118


檢視較大的地圖
湧光禪寺位於平鎮市與龍潭鄉的交界處 -- 山子頂;亦處於平鎮工.業區與烏樹林工業區之間。正好位于新建山子頂公園正前方。若欲從地圖上尋找,湧光禪寺就在龍潭鄉地圖的上端。

  湧光禪寺草創於民國五年,民國十五年(昭和元年)大殿落成,左右廂房陸續於民國十七年完成。民國二十七年(昭和十三年)即取得第一張寺廟登記證,當時是以「湧光堂」登記。台灣光復後民國三十九年變更以「湧光禪寺」為寺名,後因民國六十二年寺廟登記時漏了寺字,成了「湧光禪」,直到八十五年才正名為「湧光禪寺」。在早期地方居民稱之為「小湖齋堂」(客語)。

  開山祖師 — 釋常定老和尚,應平鎮、龍潭一帶佛教徒之邀請,籌資買地欲興建寺廟,吳新標等五位居士逢此盛會,發心捐出另外三分之二土地,此時大興土木興建平鎮第一間佛教寺廟。民國十七年大殿、左右廂房陸續建設完成,大殿主要供奉觀世音菩薩,旁侍善財與龍女、及坐著的護法韋陀、伽藍菩薩;左右邊為功德祿位。右邊肩?是寺務處、左邊肩廳放供佛之物品,寮房則分於左右廂房。

  四十八年興建海會塔,此海會塔是二層樓加強磚造結構,其外型和南傳佛教的佛塔非常相似;下塔為存放骨灰之處,上塔為三聖殿。
  常定老和尚在民國五十八年增購緊臨寺方左邊土地,此時湧光禪寺的占地已有二千多坪。常定法師於民國五十八年圓寂後,住持之職事先後由常平法師、會月法師、明真法師登擔任。常平法師卸任住持後,先後由真善法師、本明法師暫代主持之位再交于會月法師擔任第三任住持。此座150坪閩南式三合院佛教建築物從民國十七年保存至今,沒有做太大的修改唯有在左右廂方前加蓋了齋堂、廁所,廣場從蒼鬱花園變為遮雨棚及水泥地。民國八十二年成立信徒大會,由居士黃日秀為管理人,這時寺務管理權由在家眾掌控。管理人黃日秀與住持會月法師意見分歧寺務難以推動,為了寺務能順利進行,民國八十四年管理人改選由謝玉燕 居士擔任。八十六年會月法師以身体不適為由,請辭住持之職事。管理人 謝玉燕 居士四處尋覓主持人選,最後決定聘請中壢法緣精舍住持明真法師擔任第四任住持。

  因前數任住持不諳法令,寺產繼承問題未決、且百廢待舉。明真法師上任後,大刀闊斧整頓內部,加上 謝玉燕 居士配合與護持,寺務蒸蒸日上。寺產問題明真法師更是全心投入,四處奔波陳情,終將土地登記回湧光禪寺的名下。民國八十七年信徒大會配合政令修改寺廟章程,住持與管理人合為一,此時寺務管理權又回到出家眾自理。
  湧光禪寺近九十年從未修建,建築物已風化不堪使用;加上地勢低窪每逢大雨即淹水,造成寺廟許多用具、物品損壞,急需重建。怎奈明真法師為了解決寺產問題積勞成疾,於九十三年示寂。明照法師接任第五任住持後,即徵得鍾豐森、范鍾金妹二人同意,將寺中一塊 18 坪土地捐贈寺方,此時寺內土地才完整為湧光禪寺所有。明照法師于民國九十六年興建講堂,為對外宏揚佛法及信眾共修的場所,亦是寺廟重建時的臨時大殿。
  湧光禪寺交通便利,後院古木參天,近百年的桂花、含笑、茶花、分佈於庭園中。寺中的鳥語花香、蒼鬱樹木使人心況神怡,陣陣涼風迎面而來全身清涼,寺廟的肅穆與寧靜,讓人心神得以平靜,是弘揚佛法最佳的地點,更是修行好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