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善堂



主祀神佛: 觀世音菩薩
新竹市香山區朝山里9鄰大湖路1巷1弄2號
電話: 03-5370358


檢視較大的地圖
本寺或稱「香山寺」、「一善寺」,興建於光緒十年(1884)六月十五日,所在地為香山下寮街媽祖廟後(今中華路五段648巷旁,香山天后宮後面),《新竹縣采訪冊》稱本寺「正殿三間,左右廊各一間,前殿三間,左右廂房。寺前有半月池,正殿祀三寶佛、觀音佛祖、地藏王菩薩。前殿祀三官大帝,屏後祀韋陀。光緒十年,紳士林華希捐地,鄭如蘭、林汝梅、周其華等捐建。」寺廟面積「廟宇建物九十八坪,廟宇基地一九二坪」,明治二十八年的廟祝為竹塹城望族 鄭如蘭夫人陳潤(法號普慈)。

當時一群信眾跟隨鄭氏家人一同修行、吃齋。後來部份信眾皈依來自苗栗大湖法雲寺的覺力法師(1881–1933),並於大正十三年(民國十三年,1924)邀覺力法師到一善堂宣講《維摩詰經》,聽眾踴躍,宣講完畢,大眾在堂前合影留念。這次宣講也促成齋堂性質的「一善堂」改為純正佛寺之「一善寺」。次年(1925)覺又法師更於此舉辦為期六個月的「女子講習會」,培養年輕一代的比丘尼眾。

昭和十年(民國二十四年,1935)四月二十一日因地震關係,原一善寺建築半毀,次年(1936)由鄭肇基嫡配鄭蔡秋霞(法名普丹,普慈孫媳)捐資,將本寺遷往鐵路東側之山坡上重建,後因戰爭物資匱乏,重建工程延宕至光復初始竣工,呈現私人齋堂的特色。本寺除了供奉諸佛、神外,旁邊都是歷代祖先的牌位及照片,具有鄭氏家廟的味道。

本寺是社殿式建築,木構造仿唐風(入母屋造即歇山式),為新竹市少數僅存的唐式建築之一;建築採鐘形設計,因此散發出典雅氣息,與系出同門的苗栗大湖法雲寺風格相同。

每年農曆二月十九日觀世音菩薩誕日,皆有法會活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