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公

亦稱作「石聖公」、「石將軍」、「石佛公」、「石府將軍」等,若不將石頭公限制為男性神祇,亦應加入「石母娘娘」(以客家人為主)。簡言之,石頭公就是民間宗教裡以石頭為神的宗教實踐,屬自然崇拜的一種,按照宗教人類學的解釋,石頭公是萬物有靈論的宗教實踐,也就是把自然界中的生物或無生物皆視為有靈性。更有人認為,以自然物為神是中國「天人合一」的展現。
華人以石頭為崇拜對象的歷史源遠流長,而公、將軍、娘娘等等稱號,則是中國宗教裡為神封以官爵構成的官僚體系特徵。古代有些土地神,即吾人今日熟悉的土地公,即是從立石封神開始,例如《呂氏春秋》有「殷人社用石」之說,至今臺灣有些福德正神有類似傳統,以石頭為土地公像。此外,石頭也和生育傳說有關,如宋朝的雜史《路史》裡,也有大禹是其母從石受孕,因而以石為神的故事。人們也相信石頭具有靈氣,如知名的章回小說《紅樓夢》原名即是《石頭記》,因為全書始於一塊女媧煉石補天遺留下的石頭,這顆石頭頗有靈性故喚作「通靈寶玉」,後來成為故事的主角轉生人間變成賈寶玉。上舉例子,說明石頭公成為民間宗教的崇拜對象,是建立在相當廣泛的人類文化基礎之上。根據游謙對臺灣的石頭公案例分析,石頭之所以被崇拜,可分為幾項因素。一、位置。由於石頭所處的位置是人潮匯集的地方,例如礦坑口,因為交通位置特別,人們出入頻繁,自然地視為崇拜對象,祈求出入平安;二是顏色或形狀特殊。由於石頭的顏色、形狀顯然和週遭不同,或是和某些事物外型相似,甚至似人,似神佛。例如台中市南屯區鎮平里的福德祠,其石頭因為狀如人型,加上有樹齡逾百年的大榕樹,成為知名的石頭公,礁溪的協和廟的石頭公是一顆顏色奇妙的石頭;三者發生過奇蹟,這些在各地的石頭公廟皆有相關傳說,例如南投茄苳腳的石頭公廟,就是因為孩童以拜石頭為戲,突然神靈附體,或是宜蘭冬山的石聖公廟,是因為石頭會自己回到原位;四、陽具崇拜或生殖繁衍的崇拜。這類例子在漢人社會中較少,但是各地文化裡仍有相關的習俗暗示石頭崇拜和生殖有關,例如華北婦女撿石頭求生子,臺灣亦有拜石頭公以祈求小孩子身體健康的習俗。至於原住民某些部落的遺址也發現有類似石頭公信仰的考古證據。
石頭公偏佈全臺灣,主要在鄉下和近山處,即使在臺北盆地,近山的郊區如三峽、內湖芝山岩、木柵等地皆有,據估計可能超過一千處以上。有多座石頭公以祈求安產、孩童身體健康知名,例如宜蘭冬山的石聖公、四城的協和廟、苗栗的石母娘娘廟、台北木柵的石頭公等等。亦有少數屬私人或公司行號的崇拜,例如高雄半屏山下的東南水泥廠區內的「顯靈殿」即有石公、石婆。也有若干新興者與賭風熾盛時有關,這類石頭公多以求財為主,若靈驗性無法持續,多不經久旋即消失。

關鍵字
石頭公、石將軍、石佛公、石母娘娘、萬物有靈論

參考資料
1.阮昌銳。1982。〈台灣民間的石頭神〉。《海外學人》124:32-37。收入1987《傳薪集》頁127-132。台北:省立博物館。
2.游謙。2004。〈聖顯與臺灣的石頭崇拜〉。《新世紀宗教研究》。2:3。頁102-1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