鹿港地藏王廟
主祀神佛:地藏王菩薩
彰化縣鹿港鎮街尾裡力行街2號
電話:04-7774764
檢視較大的地圖
鹿港地藏王廟創建於清初,清嘉慶20年(1815)由八郊及地方士紳重修鹿港天後宮時,以部份的捐銀重修地藏王廟,此次修護共計花費壹千貳佰餘元。清光緒4年(1878)地藏王廟曾重修,廟內保存光緒4年「天竺尊嚴」匾。
日治時期,日人於地藏王廟內設置國語(日語)傳習所,明治30年(1897)才將國語傳習所遷至彰化。光復後,地藏王廟曾於民國49年重修神房、正殿,民國60年再修兩廊,並聘請鹿港書法家施文炳、施招澤等人,於木屏揮毫,增添廟宇的文風。
地藏王廟主祀地藏菩薩,從祀境主公、註生娘娘與十殿閻羅。民國74年經指定為第三級古蹟,民國88年由政府撥款修復,同年5月11日開工,期間歷經九二一地震,至民國92年復工,93年11月10日完成廟宇的修復,同年11月17日舉行入火安座大典,並舉行三天的水陸法會。
外觀特徵
鹿港地藏王廟為一平面簡單、構造簡潔的廟宇,平面依中軸左右對稱而蓋,由前而後除廟前廣場外,配置依序為三川殿、丹墀、拜殿和正殿,地藏王廟為一沿東北朝西南的中軸,整體配置為典型的長軸型平面。
特殊性影響著整個廟宇的配置形態和構架方式,在每殿中脊距離前後側臺基線的長度必大於中脊與地面的高度,如此較易產生嚴肅的氣氛,較深長的室內祭祀空間也成為地藏王廟建築的特色。
長久以來鹿港街鎮之建築單元特色為長條型,一般民宅往往面窄而進深長,地藏王廟亦具有此一空間特色,採縱深發展,整體格局較為狹長,屬於街屋式廟宇。地藏王廟因主祀地藏王菩薩而具有「陰廟」的性格,其建築格局擁有較深長的三川殿和正殿,頗能反應出此一風格。
室內特徵
地藏王廟為二進一院的建築格局,分別為三川殿與正殿。由於地藏王廟被視為陰廟,廟宇屋簷低矮,更顯廟宇陰森的氣氛。三川殿開有個三門扇,平常僅開正門與龍邊的門扇,農曆7月中元普度時,才將虎邊的門扇開啟,象徵開啟「鬼門」的意涵。
地藏王廟正門門神為秦叔寶與尉遲恭,龍邊是文官,虎邊為衙役,有別於一般的廟宇。民國60年代重修時,由鹿港彩繪匠師王錫河所繪製,民國92年重修時,由台南彩繪匠師潘岳雄依原門神新繪。
地藏王廟右廂廊,有一塊清嘉慶23年(1818)「重興敬義園捐題」石碑,「敬義園」為鹿港最早的慈善組織,係自清乾隆42年(1777)由鹿港巡檢王坦、幕僚魏子鳴發起,並得到士紳林振嵩及泉廈郊商的捐助,於地方上拾字紙、收遺骸、置義塚、修橋樑等地方公益。